电视连续剧《补天裂》从5月8日起将在国内许多家电视台隆重推出。作为同名小说的作者、电视剧的编剧之一,霍达有许多话要说……
把一部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其实是一次再创作的繁复历程。即便像《茶花女》那样的经典著作,同出自小仲马之手的同名小说和剧本就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后人无数次据此改编的影视作品则更是各有各样。近年虽有“电视小说”作为百花齐放中的一朵已经深受部分热爱文学、执着于“原汁原味”的读者的青睐,但终究不可能成为屏幕叙事作品的主流,形式上的“削足适履”总是难以满足更为大量的观众(而不是读者)的多种需求。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传播手段空前丰富、文化市场竞争极为激烈的今天,满街声色娱乐目不暇接震耳欲聋,倦怠的受众群轻易不肯迈入电影院的门槛,他们更愿打着饱嗝仰靠在自家的沙发上,手持遥控器,以高傲的心态、挑剔的目光,随意褒贬着屏幕上那些送货上门的“商品”,刹那之间的取舍造成各频道的无情撕杀,争夺观众已经成为编、导、演和制片人的首要策略,有鉴于此,创作者便不能不直面现实。
从事严肃文学创作的作家往往轻易不愿意“触电”,究其原因,不外有二:一是难以忍受“改”的折磨,一部剧本的诞生,改来改去,改个十稿八稿者屡见不鲜,要改得导演满意,观众认可,绝非易事;二是不大适应从严肃文学到通俗艺术的转换,心中难免生出“俯就”之感。但是,谁也不可否认,在当今所有文艺门类之中,再没有比电视的覆盖面更大、受众更广的了。当你操起这种最大众化的传播工具,面对围坐在屏幕前的男女老幼,就必须实实在在地“心里装着群众”。此时,大学教授和中学生的距离大大缩小了,其接受心理并无多大差别。而内涵超载、负荷过重的“药膳”、“食补”式的电视剧则可能会使人敬而远之。创作者若以平常心态,置身于电视文化消费者的行列,便容易理解他人的消费观念了。
然而通俗不等于媚俗。“迎合观众”、“适应市场”往往不能长久。进口“大片”风风火火了一阵,人们在“大开眼界”之后便觉得那些以电影新技术赚取高票房收入的打打杀杀“不过如此”,而某些思想苍白、内容贫乏、仅靠噱头搞笑支撑的“泡沫剧”也已经败坏了人们的胃口。观众呼唤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精神食粮,这一真诚的愿望理应得到艺术工作者的尊重和积极回应,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这是文艺工作者的基本职责。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补天裂》的改编中,一方面注意情节迭宕,节奏紧凑,强化视听效果,另一方面,丝毫不肯削弱其思想内涵,对清宫中爱国与卖国两股势力的矛盾、东西方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冲撞,都予以深化和延伸,力求在观众过目之后有所记忆、有所思索,而不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现在,《补天裂》终于要播出了,我想对观众说:谨将此剧献给我的祖国和历尽劫难终于回归祖国怀抱的神圣领土香港,献给一个半世纪以来在香港问题上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斗的一切志士仁人。
(楚月整理)